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

🍇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及保健

張媽媽60多歲,一直都有晨起爬山的好習慣,清早微露的清爽氣息更讓人覺得運動時通體舒暢,但有天她獨自去爬山時,一個踩空,跌下階梯竟痛到無法動彈,後來經其他路過的民眾協助打電話求救,張媽媽被救護人員用擔架送下山,送醫後發現髖骨骨折。
70歲的王奶奶年輕時是個高佻美人兒,但步入老年後,身形佝僂,愈來愈倒縮,自嘆美人遲暮!

無聲無息的健康殺手

無論是髖骨骨折或呷老倒縮,這都是有「隱形殺手」之稱的骨質疏鬆症默默的傑作,骨鬆症是一種會使骨骼變得脆弱易碎,而容易發生骨折的疾病,它會使人身高縮減5、6公分,甚至10公分,有人輕意地在咳嗽或擁抱時就骨折。
其實骨鬆症是可以預防、也可以治療的,年輕時要趁早建構良好的骨骼,打好底子外,年老時也要努力減緩骨質流失。

阿媽比阿公易患骨鬆症

骨鬆症在台灣盛行率極高,65歲以上的女性、男性,分別每4人及9人就有1人有骨鬆症,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,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骨鬆症已上門。
根據健保統計髖骨骨折病例資料顯示,髖骨骨折後1年內,病患死亡率男性達22%,女性達15%,原因在於骨折後,病患原有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血壓等情形不好控制,活動力又降低,長期久臥易有褥瘡、尿道感染等併發症,因而死亡率上升。

台灣每20分鐘就有1人骨折

在台灣每年有逾二萬人髖骨骨折,差不多是每20分鐘就有1人骨折,倘若人工關節耗材需花費約3至4萬元,光人工關節支出就達6、8億元,更遑論病患家屬需投入的照護心力及相關的醫療、社會成本的衝擊;尤其老年人口快速增多,到了2050年亞洲每年將有600萬名髖骨骨折病例,世界的一半病例將發生在亞洲。骨鬆症造成的社會、經濟損失難以估計,世界衛生組織便直指骨鬆症,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人類第2大健康問題。
骨鬆症及骨折發生率隨著年齡攀升,而臨床統計每100次跌倒,就有5次發生骨折,一旦曾有骨折後,再發生骨折的機會極高,因為病人在骨折後行動不便,骨質流失更快,加上居住環境若未改善,極容易再發生骨折,有研究顯示,骨折病患20%至30%可能在1至2年內再次發生骨折。
而骨鬆症除了造成骨折外,還會使患者面臨長期疼痛、情緒低落、沮喪,以及不想外出等影響。

為何會發生骨鬆症?

人體的骨骼有如骨骼銀行,每天都有許多新骨骼不斷生成存入,以及老舊、磨損的骨骼被分解,從骨骼提出。
一般而言,骨骼銀行的存款從30歲後開始縮減,骨質量及骨質開始流失,流失的骨骼外殼變得較薄,內部出現孔洞,看起來像海砂屋,骨質流失的過程是經年累月,疾病發展初期沒有任何徵兆,可能某一天日常活動折斷了骨頭,此時骨鬆症己經很嚴重。
骨架是一個從未停工的修建工程,經常維持在以新換舊之代謝狀態中,不斷重覆2個階段,第1階段是骨骼的分解吸收作用,第2階段是骨骼的生成,不停進行汰舊換新,蝕骨細胞(又稱破骨細胞)一方面將老舊的骨骼吸收掉,另一方面造骨細胞會不斷製造新骨骼,增加骨密度,使新骨骼形成,年輕時,骨骼生長的速度超過骨骼吸收的速度,當蝕骨細胞溶蝕的速度大於造骨細胞的骨合成速度時,這個動態平衡就會失調,產生骨骼疏鬆症。
 

人體骨骼的作用

人體有206塊骨骼,骨骼是由硬骨組織、軟骨組織及纖維組織所組成,骨骼的功能包括:
保護功能:骨骼能保護內部器官,如顱骨保護腦部、肋骨保護胸腔、骨盆保護膀胱、胸骨保護心肺等。
支持功能:骨骼構成骨架,維持身體姿勢,使身軀挺立。
造血功能:骨髓在長骨的骨髓腔和海綿骨的空隙,透過造血作用製造血球。
貯存功能:骨骼貯存身體重要的礦物質,例如鈣和磷。
運動功能:人體要站、立、坐、臥等姿勢,都要身體運動,需要骨骼、骨骼肌、肌腱、韌帶和關節配合一起產生、傳遞力量使身體運動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30歲以後 骨質快速流失

隨著年紀增長,約在30歲後,骨質就會開始以每年約0.5%至1%的速度流失,女性在停經後,流失的速度更快,約為2%至3%,到了70歲左右,骨質流失速度減慢,許多婦女邁入老年時已失去35%至50%。
一般來說,當一個人罹患骨質疏鬆症時,由於骨質含量減少,使得骨頭變得疏鬆脆弱,會有身高變矮、背痛、駝背,可能在一些日常的活動,如提包裹、重物,或搭公車時輕輕跌倒、地板滑倒,就發生骨骼斷裂、骨折等症狀。然而,可怕的是,在骨折發生前,往往大多數罹患骨質疏鬆症的病人都察覺不出任何異狀,所以是一個無聲無息的殺手。
引起骨鬆 常見的原因
總括來看,所以會造成骨鬆症,不外乎以下原因:
1. 鈣質攝取量不足
鈣是骨骼健康最重要的礦物質,人體99%的鈣質儲在骨架,隨著年齡的增加,必須增加鈣質的攝取量,攝取量不足時,會導致骨骼鈣質流失,造成骨鬆症。
2. 鈣的吸收量減少
老化後,腸道吸收鈣及維他命D的能力減弱,加上腎臟功能減弱,腎臟失去保留鈣質的能力,活化維他命D可以幫助腸道吸收鈣質,當二者功能衰退時,會降低吸收鈣的能力;維他命D的製造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,維他命D的來源是身體皮膚的維他命D前身受到陽光內的紫外線照射後,經過腎臟和肝臟的轉化,形成具有活性的維他命D,因此適量曝曬陽光有助於維他命D的合成,但老年人從陽光合成維他命D的效率也會降低,因此適量攝取維他命D是很重要的。
3. 女性荷爾蒙降低
為何女性的骨鬆症比男性嚴重,因為婦女停經後,體內建構骨骼所需的荷爾蒙雌激素濃度會降低,女性荷爾蒙可以抑制破骨細胞,這也是為何停經後,女性骨鬆發生比例節節上升,還有些人的原因為不產生抑鈣素,抑鈣素具有抑制蝕骨細胞的作用,也能增加脊椎骨質密度。
4. 運動量不足
缺乏從事負荷體重的運動,對骨刺激不足,骨質形成便不足。

脊椎及髖部骨折最常見

骨鬆症造成的骨折,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脊椎與髖部,因為這個位置直接支撐人體重量,其次是手腕骨,再來是上臂肱骨。脊椎或髖骨骨折時,病患會因劇痛或無法行動,常先被診斷出病因,有些人骨骼折斷時症狀不明顯,發生骨折時以為是背痛,還有人因骨折時不能動彈被當成中風,也有些人手腕骨骨折,以為是扭到,跑到中醫就醫,一直看不好才到西醫就診查出病因。
認識骨鬆症的危險因子,可以早期預防及治療骨鬆症,例如高瘦、已過更年期的女性、吸菸、酗酒、飲食不均衡、缺乏運動,有骨鬆症家族史、服用類固醇史等較容易骨鬆症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Box 醫學小秘書

何時應該測量骨質?

骨鬆症若能早期發現很重要。X光檢查法、單光子及雙光子吸收法、雙能X光骨骼密度測定法(DXA)等都是醫界常見的骨鬆症檢查方法,其中以DXA最普遍,醫院多以接近中心軀幹的脊椎骨及髖關節為檢驗部位,因為此方法測定時間快、精確度高,輻射曝露量少。
骨質密度在30-35歲時檢查,應會得到最佳的結果報告,而更年期之後婦女的骨質會更快速流失,因此可在婦女更年期時做1次骨質密度檢查,作為往後追蹤的參考,但依目前健保規定,篩檢性的骨質密度檢查仍須自費。
美國最新版的骨鬆症治療指引則建議65歲以上的婦女應該接受骨密度檢查,而停經後的婦女若有危險因子,諸如:曾經骨折、有骨折家族史、體重低於54公斤(127磅)、抽菸、曾接受類固醇治療超過3個月、健康狀況不良,或是有下列情形,如視力不良、雖不到45歲但因疾病或進行卵巢切除手術致雌性素缺乏、失智症、健康不佳、最近跌倒過、長期鈣質不足、很少活動或每天過量飲酒等,也需要接受骨密度檢查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已有骨鬆 要嚴防骨折

家中如果有老年人,要特別注意改善家中環境,地面盡量平坦,老年人因為視力不良,加上肢體協調較差,較易跌倒,所以家中障礙物宜清除,很多跌倒造成的骨折常發生於家中,特別是浴室、廚房,外出時也要小心,避免因路滑而跌倒。
老人家日常中也要避免提舉重物、向前彎腰的動作,如撿東西、拔草等,因動作會提高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風險,將手舉高過頂,如伸手拿廚櫃的東西不適合駝背很嚴重的人。

沒有留言: